MySQL 基础架构
mysql 大概分为 server 层和存储引擎层两个部分,引擎的架构模式是插件形式的,mysql支持多种引擎如 InnoDB、MyISAM、Memory 等,其中 Innodb是应用最广泛的,mysql5.5.5版本后,将Innodb设为默认存储引擎。
server 层
连接器
连接器负责跟客户端建立连接、获取权限、维持和管理连接。一个用户成功建立连接后,即使你用管理员账号对这个用户的权限做了修改,也不会影响已经存在连接的权限。修改完成后,只有再新建的连接才会使用新的权限设置。连接完成后,如果你没有后续的动作,这个连接就处于空闲状态,你可以使用 show processlist
命令查询,其中的 Command 列显示为“Sleep”的这一行,就表示现在系统里面有一个空闲连接。
客户端如果太长时间没动静,连接器就会自动将它断开。这个时间是由参数 wait_timeout
控制的,默认值是 8 小时。如果在连接被断开之后,客户端再次发送请求的话,就会收到一个错误提醒: Lost connection to MySQL server during query。
这时候如果你要继续,就需要重连,然后再执行请求了。
数据库连接分为 长连接 和短连接 两种 ,长连接 可以复用,短连接则是指每次执行完很少的几次查询就断开连接,下次查询再重新建立一个。
缓存
缓存命中的条件比较苛刻,必须是查询语句完全一样,并且查询语句中相关表未在缓存后执行update insert等更新语句。所以尽量不要启用缓存功能。
分析器
做语句词法分析,判断sql语句是否存在错误以及错误列名/表名。
例: MySQL 从你输入的”select”这个关键字识别出来,这是一个查询语句。它也要把字符串“T”识别成“表名 T”,把字符串“ID”识别成“列 ID”。
优化器
生成执行计划,决定使用哪个索引,决定选择join语句的驱动表。
执行器
开始执行的时候,要先判断一下你对这个表 T 有没有执行查询的权限,如果没有,就会返回没有权限的错误。如果有权限,就打开表继续执行。打开表的时候,执行器就会根据表的引擎定义,去使用这个引擎提供的接口。
比如表 T 中,ID 字段没有索引,那么执行器的执行流程是这样的:
- 调用 InnoDB 引擎接口取这个表的第一行,判断 ID 值是不是 10,如果不是则跳过,如果是则将这行存在结果集中;
- 调用引擎接口取“下一行”,重复相同的判断逻辑,直到取到这个表的最后一行。
- 执行器将上述遍历过程中所有满足条件的行组成的记录集作为结果集返回给客户端。至此,这个语句就执行完成了。
对于有索引的表,执行的逻辑也差不多。第一次调用的是“取满足条件的第一行”这个接口,之后循环取“满足条件的下一行”这个接口,这些接口都是引擎中已经定义好的。
你会在数据库的慢查询日志中看到一个 rows_examined 的字段,表示这个语句执行过程中扫描了多少行。这个值就是在执行器每次调用引擎获取数据行的时候累加的。在有些场景下,执行器调用一次,在引擎内部则扫描了多行,因此引擎扫描行数跟 rows_examined 并不是完全相同的。